安徽省教育廳關于推薦2013年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表彰工作
時間:2013-12-05 02:10:43 點擊:513次
皖教秘職成〔2013〕100號
各有關市教育局:
根據《教育部辦公廳等六部門關于做好2013年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表彰工作的通知》(教職成廳函〔2013〕31號)要求,教育部、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農業部、國務院扶貧辦將聯合表彰一批近幾年來在職業教育事業發展中貢獻突出、成績顯著的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為切實做好我省教育系統推薦評選工作,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推薦指標及分配
今年教育部共分配我省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先進個人名額各12個。經研究,我省教育系統各市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名額指7個、先進個人指標4個。具體名額分配見附件1。
根據要求,本次表彰不評選副司局級或者相當于副司局級及以上單位和個人,不評選縣級以上黨委、政府。先進個人評選中,處級干部比例控制在20%以內。
二、推薦范圍
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推薦評選范圍:公辦和民辦的中等職業學校、高等職業學校;教育管理部門以及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服務機構等。
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個人推薦評選范圍:在職業院校的建設、教育教學、科學研究、管理服務等工作中做出顯著成績的教師等人員,含學校教師和從事行政、科研、科技推廣、后勤服務等工作人員;在職業教育的決策、組織、管理和研究工作中做出顯著成績的工作者,含黨政、業務部門、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的領導及工作人員。
三、推薦評選原則、條件
推薦范圍體現向教育教學一線傾斜的原則。
(一)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的基本條件是: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方針不動搖,在本地區、本系統或本部門職業教育的改革與發展中有較高聲譽,得到社會普遍認可,并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1.發展職業教育事業,充分發揮黨政部門的領導決策作用,堅持以就業為導向,按照市場需求,確定適合本地區、本行業和本單位的職業教育發展規劃,或與教育行政部門密切協作,在制定政策、統籌規劃、聯合辦學、資金投入、改善辦學條件及促進畢業生就業等方面做出突出貢獻,成績顯著。
2.堅持把德育工作放在學校工作的首位,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積極主動適應社會需求,勇于開拓,不斷改革,在辦學體制、辦學模式、教學組織、專業建設和課程開發、實習實訓基地建設以及校企合作、產教結合、學歷教育與職業培訓結合、職業指導與就業服務等方面特色鮮明,教育質量高,效益顯著。
3.具有創新精神,在職教教學科研、先進經驗推廣以及職業指導與咨詢、促進就業創業等方面取得創造性成果,具有較大的科學價值或者顯著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
4.在轉變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模式,推行職業資格證書制度,開展職業技能鑒定和培訓,完善技術技能人才隊伍建設政策措施等方面作出突出貢獻。
(二)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個人的基本條件是: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熱愛祖國,忠誠于黨的教育事業,求真務實,勇于開拓創新,艱苦創業,模范履行職責,廉潔奉公,無私奉獻,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從事職業教育5年以上,并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1.重視職業教育事業,在職業教育的指導、管理、研究、改革工作中,在辦學體制改革、辦學模式創新、促進畢業生就業、總結和推廣先進經驗、實施職業教育與培訓的重大工程(項目)等方面成績顯著。
2.熱愛職業教育事業,在學校建設、管理、教育教學改革、科學研究、科技推廣、校企結合、職業指導等方面成績顯著,在為當地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培養適用人才方面作出重要貢獻。
四、評選方法和要求
(一)要高度重視,精心組織。各地要認真做好評選組織工作。堅持評選條件,保證評選質量,通過評選,認真總結經驗,積極促進職業教育加快發展。
(二)要保證評選的民主性、公正性和透明度。堅持實事求是、走群眾路線、好中選優、寧缺勿濫的原則,采取自下而上、民主評選、逐級審核、公正推薦方式進行。評選名額不得突破。推薦領導干部時須按干部管理權限征求紀檢監察部門的意見,并將意見一起上報。各地要對推薦參評對象進行考察并負責公示情況(對推薦的人選要在其工作單位進行公示,公示時間不少于5天)的檢查與上報。評選中要重政策、重貢獻,優中選優,評出政績突出、群眾公認的先進典型。
(三)要保證評選的代表性。各單位要嚴格按照評選范圍、評選程序組織評選,注意發現新的先進典型,要向第一線的教師和學校傾斜,向農村地區傾斜。
五、組織領導
各市有關部門要在當地黨委和政府的領導下,組成評選工作領導小組,并設立辦公室負責具體工作。
六、申報材料和時限
各地于11月29日前上報以下材料及電子稿:
1.《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申報表》(見附件2)和《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個人申報表》(見附件3)。
2.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推薦人選的典型事跡材料。先進個人材料不超過2000字,先進單位材料不超過3000字。材料要求準確、生動、翔實,具有代表性、典型性、時代感。先進個人另附一張2寸免冠近照。
3.評選推薦工作總結。內容包括評選工作程序、評審委員會組成情況、評審結果等。
聯系人:饒慶眉;聯系電話:0551-62831846;
電子郵箱:zcc@ahedu.gov.cn。
安徽省教育廳
2013年11月22日
上一篇:安徽省教育廳安徽省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安徽關于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